2021年4月19日上午8:35时,一段视频正在江西赣州育才技工学校、赣州市育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媒体课堂播放,视频中的男孩喘着粗气,身上沾满泥沙,瘫坐在地上。一名男子问道:“累不累啊?读书好还是干活好?”男孩答道:“读书好,读书好。”……
这是余力校长在本学期《育才大讲坛》第三次作党史教育授课时播放的画面。他从小新闻《父亲带搬砖》视频说起,通过工地上父亲为了让有些厌学的儿子体会到没文化干体力活的辛苦,特地带他到工地搬砖的实例,引发同学们对没有文化知识带来的痛苦的思考!
校长指出,我们部分同学若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坐享家人劳动成果”是不行的,应当自强自立。我们有无数的榜样值得去学习,我们要获得“正能量”!我们赣州古代明朝时期的名人,著名心学家“王阳明”,穷其一生追求和探索“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做好“像模像样,积极向上”这两件事上下功夫!如何像模像样,积极向上呢?要从六个方面努力:
一、要充分认知“时不我待”,过得快,不复回!时光如流水,走过了的“路”就变成了“过去”。因此,一个人一定要有强烈的“时光”意识。求学,努力,首先要“濳下心事”而更要紧的是“有点样子”。对每位学生而言,需要“最大的改变”。
二、要立志争气,有志者,事竟成!人,再好的“天赋”也要去“塑造”,学习是塑造每个人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并不是“天赋”不如人家,而是要从点点滴滴学习人家,像人家的“样子”才能被人发现和重用。不要“赌气”要“争气”,这是“积极向上”的人的样子,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三、要争取“表现”,让人“欣赏”你的才华并得到重视。求上进,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没有能力,就会被人嫌弃,嫌弃代表你失去“机会”。
四、要主动表现和接受“正能量”。学习是让你进步的“东西”,即动力! 太多的不良的东西害人不浅,要会辨别。要学“好样”,做“好人”!
五、要与“不良”的东西划清界限。不与“污”的人同流,体现你的高尚人格。要培养“格局”:坚守底线(要“守”的东西太多了)、“以学习为核心”。
六、要端正态度,想方设法花心思在“学习”上。“读书”的样子让你变好,变“高、大、上”。“不学无术”,则相反,遭人嫌弃和鄙视。促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夯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三摇。
余力校长语重心长的讲解,同学们默默地记在心上,深深地思考着,暗暗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