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星期三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初七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育才
  • 校园文化
  • 党团工作
  • 专业系部
  • 学工政教
  • 教育教学
  • 技能竞赛
  • 育才新闻
  •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育才 >> 办学理念
    2020年典型案例二(改革示范、专项建设、试点工作、一校一策推进职教改革)
    信息来源:赣州育才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1年2月1日  ‖  查看13295次  ‖  

    江西赣州育才技工学校

    赣州市育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0年典型案例二


    改革示范

    我校摸索创造并完善了一套育才“育人模式”:以“班风”促“校风”,以“校风”带“学风”,以点带面,从小事抓起,从“个别”管起,并坚持抓好“每天进步一点点”(实用有用工程)和“晚自习一小时严管”(形象面子工程)的两个“工程”建设;坚持抓好“第三课堂”(课外活动)建设,注意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好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干预,引导学生合理宣泄。

    在解决“加强学习,提高自律性问题”,“加强品行,提高自身素质问题”,“加强磨炼,提高自己能力的问题”三大问题过程中,已形成“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浓郁育才校园氛围,使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成为育才校风,

    成为展示育才师生素质风貌的靓丽风景线。

    学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适时把握,合理利用,可事半而功倍。

    本着“平等、合作、自信、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倡导“人人是形象”,“个个能成才”,奉行“工作做到人前面”“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的行事风格;倡导“传递正能量”;推行“好学生必有好样子”,“好老师必‘言传身教’”,“好领导首先是好老师”思想,全面加强师生员工自律性建设,努力增强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不断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形象,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办学30多年,育才积淀了丰盈朴实的校园文化: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育才30年余来,始终坚持了“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并且把“行为育人”、“课堂育人”、“品行育人”,深入到日常,体现在平时。

    第二,让全校师生都明白:“诚信”才是现代社会的“生存”的“通行证”。我们紧紧围绕这个“生命线”,把“立德树人”工作贯彻整个教育的始终。

    第三,我们积极践行“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发展”铺路。

    育才学院(校)紧紧围绕“教学要明白的三个问题”去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与学”的改革:教谁(对象问题)?教什么(内容与程度问题)?怎么教(方式方法问题)?为此,我们先从抓好“教风”与“学风”建设,明确“不在乎教了多少,而在乎学会了多少”工作目标,积累了不少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同时结合时政和育才学院(校)的实际工作,全校每周,每月都确定中心主题,围绕主题,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化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并深化育才学校各项工作,效果显著。

    学校还建立有多种形式的“约谈”机制,为育才学院(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新生入学与校长的见面“新生入学教育约谈”;毕业生与学校领导及老师的离校“约谈”;违纪学生的处分前“教育惩诫”约谈;受表彰学生的“激励约谈”;困难学生,问题学生的“帮扶,帮教”约谈……(“约谈”使人安心、使人珍惜、使人清醒、使人理亏、使人自信、使人进步),坚持“约谈”工作十多年来,全校师生精神状态和面貌大为改变,并已基本“养成习惯”,形成“传统”。

    多年来,学校践行“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尊敬的态度待老师”,通过彼此尊重,真诚交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全面建设“和谐、平安”校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真实”、“真诚”的主流校园“人本文化”。

    毕竟“百年树人”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要实现此目标。任重而道远!



    专项建设

    一、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和改善办学条件

    为给育才学子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加大投入,对校园相关生活、学习、实训等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1、筹集资金近20万元,对男女生公寓(主要是卫生间进行彻底改造)。

    2、筹集资金近100万元,按现代教学要求对教学大楼进行更新换代改造。

    3、筹集资金近50万元对所有学生寝室加装空调,改善了学生生活(住宿条件)。

    4、筹集资金近50万元,新增和改造了电工电子(机电模拟)实习实训室。

    5、疫情期间,筹集资金近38万元,按明厨亮灶的要求,改造了食堂(厨部),增添了设备设施,并由此加强和完善了烹饪专业实训建设条件。

    6、按上级要求投入资金近26万元,全面整修(改造)校园监控系统,增设“报警一键通”和校园(110)系统,为建设平安校园创造条件。

    7、学校图书馆完善投资近35万元。

    以上改造,学校总投资290多万元,除50万元(教学大楼一体机+黑板改造)和图书馆项目为上级项目资金外,其余都是学校自筹资金。眼下还有机房(计算机)老化,其他设备老旧需更新换代问题,急需上级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二、不断加强环境创设和平安校园建设

    1、我校为具有二、三十年历史的陈旧校园,为使校园环境改观,学校从2008年开始投入资金(每年10万元)对校园主体绿化美观,不断扩大校园绿化率和主体美观度。

    2、每年12月为学校“捐书育苗”、“校园文化艺术节”,我们把全校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都集中在这个月举办,浓郁了校园书香氛围,形成了“育才书香文化校园特色”。

    3、“明厨亮灶”开始,有计划逐一改造了校园监控系统,并完成和实现一键式报警联动。

    4、增设了“校内校园110”。


    试点工作

    1、1+x证书试点情况

    学校成立了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电子商务专业及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例为试点专业,目前正在进行师资培等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2、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学校正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创新,眼前与东莞亿诚(赣州)分公司合作“数控与模具”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与赣州澳丽尔公司、赣州协顺电器有限公司扩大(新型储备干部)“订单班”合作探索等模式。

    3、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

    (1)学校于2019年9月开学时,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余力校长亲自担任。

    一年多来,领导小组组织专业调研(学习考察)6次,其中就电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向江西信息工程学校派出主要由骨干教师组成的“跟班”;

    “电子商务”专业取得赣州“飞天麦光光”电商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眼前已全面进入“平台”搭建及教学(实训)全面改进阶段,特别是为配合南康家具产业链提升建设与发展,学校正拟与南康三友家具、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增设“工艺美术”(雕刻)专业;

    “烹饪”专业,学校正乘2019年我校学生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强劲“东风”,着手增设“烹饪”(西式糕点)专业,目前正在做报建前期准备,同时与赣州“客家大院”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实习机制。

    (2)学校正“千方百计”拢聚专业拔尖人才,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3)学校正积累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创新,眼前与东莞亿诚(赣州)分公司合作“数控与模具”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与赣州澳丽尔公司、赣州协顺电器有限公司扩大(新型储备干部)“订单班”合作探索等模式。

    (4)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尤其是一线专业教学人员)的培养。

    ①鼓励学历、职称提升,建立了“工资”晋升(薪)机制与学历职称提升职业资格获取相挂钩办法;

    ②在新校区规划建设时,拟专门建设“人才公寓”,解决青年教师买房压力问题;

    ③2020年出台措施,重奖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师生,同时汲取近年部分专业竞赛不利颓势;积极开展向“优势”学习的举措,深刻反思。

    ④2020年10月,学校出台“青年教师创新”奖励办法,对在各种“正规渠道、正式途径”中发表论文;承接课题、获得荣誉等进行嘉奖,并以此获得重用。

    ⑤发挥自身部分专业优势,向兄弟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提供教育和辅导。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六期向瑞金红都职业培训学校派出电商教师。


    一校一策推进职教改革

    “园、所、专业”学前教育联盟平台建设

    在当前职业教育培训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的年代,想要像“新东方” 和其他名校一样独居群雄,建起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受场地条件限制,办学之初,育才学院(校)就确定“规模、特色、发展”方向:①以“不求大而全,不盲目扩张”;②惟求实,把‘看得见的’事情做好;③把一两个专业做强,做精”来作为学院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们一直坚持抓“人文校园”建设,至今,“育才”已经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蔚然成风的人文氛围和超强人气”树立了基本口碑。

    环境和氛围留下了名声,吸引了家长,留住了师生。至此,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汽车电子、学前教育(幼师)、“三校生”三大特色专业建设和品牌创建工作初显成效。学校在办好办优育才附属幼儿园的同时一次性收购“劲嘉山与城幼儿园”、“江湾一号森林幼儿园”、“中科院赣县白鹭湾幼儿园”、“蓝湾半岛幼儿园”4所园,为做精做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多文化发展平台初步搭建。已初步形成“园、所、专业”学前教育联盟平台建设,幼师(学前教育)依托自己所办附属幼儿园互通共建,通过独一无二的条件优势和在校三年扎实的齐抓共管,毕业生过硬的技能和较高的考证通过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使幼师专业成为学校当今重要的“支柱”专业,也是近年唯一“限招”的专业。

    学校为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特别建附属幼儿园(目前有在园幼儿近400人,教师及保育员46人),建有专门幼师实训楼,并配套建有专业舞蹈房6个,琴房(室)18个,手工制作室4个,并自建有乐队、舞蹈队、合唱团、艺术团等,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品牌建设初见成效。2017年收购“劲嘉山与城幼儿园”现有在园幼儿300多人,教师34人;“御澜湾幼儿园”改为江湾一号森林幼儿园,有幼儿40多名,教职工31人;“中科院赣县白鹭湾幼儿园”现有幼儿530人,教师60多人;“蓝湾半岛幼儿园”(未交付)4所园,已初步形成“园、所、专业”学前教育联盟平台建设,专业特色逐步形成。

    育才学院(校)建有附属农场,占地约1000亩,设计有传统种植,果园苗木、生态休闲、传统养殖、特种养殖和现代农业示范六个功能区,能为学校提供部分配套服务,被誉为“学校后花园”。

    为此,一方面学校结合自身定位,精减部分没有条件支撑的专业,停止招生。另一方面,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精品”专业团队,依撑“汽车电子”(学校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起家,30多年来现已转型为汽车电子(电器与电气方向))为汽车4S店及汽车产业集群(包括新能源电动汽车)培养电气与电器技术人才。稳定“育才办学起家”的“专业特色”。

    依托学前教育(幼师)20多年的办学品牌,搭“建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系部——学校幼教联盟”三方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师资互通,优势互补”,形成“育才优势专业特色”,以弥补开办其他专业的“先天不足”。


                  
    上一篇: 2020年典型案例一:德育工作
    下一篇: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返回顶部↑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水南镇岭头上(水南派出所旁) 版权所有: 江西赣州育才技工学校、赣州市育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赣ICP备20007725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562号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7.20 | 2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