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星期二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初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育才
  • 校园文化
  • 党团工作
  • 专业系部
  • 学工政教
  • 教育教学
  • 技能竞赛
  • 育才新闻
  • 您的位置:首页 >> 学工政教 >> 安全教育
    叮,这份防溺水指南请家长签收!
    信息来源:赣州育才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日  ‖  查看11921次  ‖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就占56.04%。暑假期间,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后如何自救?夏季必备防溺水指南请查收↓↓↓

    “四知”与“六不”

          家长应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孩子应该: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提醒:学生离开校园,请家长们一定要负起监护责任。家里由老人看护孩子的,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不因为疼爱而放纵孩子出去玩耍,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如何鉴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 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 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 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 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 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 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哪些地方需要格外警惕?
         不同年龄的孩子,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不同。暑期将近,家长一定要盯紧这些“危险水域”
    • 4岁以下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缸、浴盆等。
    • 5-9岁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渠、水库、池塘、小溪边等。
    • 10岁以上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河边、游泳池、海边等。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
         泳池预防溺水
    • 确保带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 在下水前,确保孩子已经掌握相关安全技能,并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 如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大人一臂以内范围;如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大人需时刻有效看护。
    •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开放水域预防溺水
    • 如带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大人要做到时刻看护。
    • 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
    •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扣带。
    • 如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扣带。
    溺水时如何自救?

          ■ 镇定第一

          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 仰泳露鼻

          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 深吸浅呼

          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

          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在游泳馆
    • 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
         在户外
    • 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
    • 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 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关于溺水,这些误区需警惕

             会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不要因为会游泳,就放松警惕。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海边、河边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边有人溺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很多人落水,导致悲剧发生。

    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因海水存在大浪、高温、漂浮杂物等情况,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南宫发布




                  
    上一篇: 育才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下一篇: 暑假过半 再接再厉 | 防溺水对家长、学生的再提示
        返回顶部↑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水南镇岭头上(水南派出所旁) 版权所有: 江西赣州育才技工学校、赣州市育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赣ICP备20007725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562号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7.20 | 2860 |